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佛法基礎

佛法基礎

1. 佛陀的緣起

1-1. 佛陀不是神
學佛的人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者,世人尊稱為:佛陀。

在歷史上恰巧和至聖先師:孔子出現在同一時代,是一位覺悟自身同時又

覺悟萬法的聖者。當他在人世間,親歷了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苦後,內心產

生了強烈的出離心,修苦行達六年之久,但未得到解脫,故放棄苦行,調

整身心,步行到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時,發大願:「不成正覺,

誓不起座。」隨即進入甚深禪定,觀十二因緣,與自心煩惱心魔展開日以

繼夜地搏鬥;終於在第四十九日夜半,看見明星出現,豁然覺悟一切真理

,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從此世人就尊稱他為佛陀,聖號就是釋迦牟尼佛

。當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

慧德相,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即是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

能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無明煩惱障蔽了佛性。」「佛」究竟是什

麼?有人根據其他宗教的理論,稱之為「神」。西方「神」的概念是:

「自有,永有。」、「全知,全能。」、「萬物之創造者。」,神與人是

「能造」與「被造」的關係,人永遠是神的子民。東方宗教中「神」的概

念則是:循「道」修行的成就者,「道」是「真理」,是「先天地而生之

形而上道。」東西方宗教中的「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不死。所

不同的是,一個是「自有,永有」,一個是人可以修成。然而佛並非宗教

意義上的「神」。佛與神有本質上的區別,佛:梵語譯意是「覺者」之意

,即自覺,覺他,覺萬法。這個覺不是孔子的先知先覺,這個覺不是源於

六根的覺,而是自性的醒悟,是擺脫五蘊,萬法等一切生滅法,直接引導

至不生不滅的「實相」。這種覺悟打破了一切有為法的不究竟,超越了時

空及生滅與幻化,覺知自身與眾生原本清淨的如來自性。這個如來自性,

不是成佛才有,而是人人本具,眾生皆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即「人

人皆可作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換句話說,眾生與佛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這一點說明佛教是不承認

「神」的權威,佛教將「神」認知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眾生,稍比人

道多一點殊勝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議的神通,通常樂受多於苦受。然

而福報享盡時,仍會墮落輪迴。所以即是神,也有生滅。生滅之根本即為

因緣果報,緣生緣滅本屬幻化,常受到自身因緣牽制未得解脫,因此不得

自在。「佛」是佛陀的簡稱,本意為「覺者」或「智者」,佛教賦予更深

的涵義:1、正覺;2、等覺或遍覺;3、圓覺或無上覺。並說明一切眾

生都可透過佛法的修持而成佛,因為眾生與佛陀在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

所以佛陀不是宗教意義上的「神」。名詞解釋

萬法

因緣而生的萬事萬物,及其事理,規則。其中包括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法。

發大願
願即誓願,發大願即發大誓願。
禪定
禪為梵語禪那之譯音,意為思維修,亦譯為靜慮。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

意。定為梵語三昧之譯,心離散亂而止於一境。

十二因緣

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

(貪嗔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

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愛(對境生愛欲)、取(追

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

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等一切因

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無上正等正覺
能真正平等地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眾生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

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顛倒妄想
又作微細精想。指識蘊。眾生之識(心)為虛妄顛倒,如急流之水望似恬靜,

其實流急微細而不可見,故識蘊稱為顛倒妄想。
六根
人的感觀,也稱六入。佛學中將其歸納為眼;耳;鼻;舌;身;意總稱六根。
五蘊
即色;受;想;行;識。
實相
即真如,究極之真理,或曰法性,即空中之真諦,離虛幻之相,為真常之性,

亦即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常住之性。
如來自性
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而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也即是

眾生皆具的自性。
神通

指由修禪定與智慧而獲得的超自然、無礙自在、神變不可思議之妙用。又稱神

通力、神力、通力、通。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

通六種

福報

佛教術語,福利之果報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報。增一阿含經曰:「雖受梵天

福,猶不至究竟。」百論上曰:「福報滅時,離所樂事。」大乘義章九曰:

「依智起福,依福起報。」

緣生緣滅
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自在

謂遠離煩惱之束縛,身心自由通達,所作所為皆進退無礙。音譯伊濕伐羅

。由於自在系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的功德,故佛亦名自在人。
正覺
如實地了覺一切法的性質及相狀。

等覺
不僅自覺(自我覺悟),還能平等普遍地覺他(使眾生覺悟)。
圓覺
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已達到圓滿的境地。

1-2.出家到成道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西元前六世紀印度迦毗羅衛國(現

尼泊爾境內)人,他的父親是當時迦毗羅衛國的國王。“釋迦”是他所在

家族的族名,“牟尼”意譯為聖人。“釋迦牟尼”則是他成道後,人們對他

的尊稱。 傳說摩耶夫人(釋迦牟尼的母親)快生產時,按當地的風俗,

要回到娘家去,然而在回家的途中,路過藍毗尼花園,看到了花園裏的一

棵美麗的無憂樹,她將左手攀著這棵大樹的樹枝時,悉達多王子就降生了

,藍毗尼花園的遺址現已由尼泊爾政府作為佛教勝地加以保護,迎接來自

世界各地佛教徒們的參拜。根據《金剛仙記》裏記述:在佛陀出世的時候

,有三種祥瑞之相。一、空行(即足不落地),二、七寶蓮花承接足底,

三、行走時足底離地四指,足底千輻輪相,映照地上,整個十方世界光明

普照,據載當時正是中國周召王時期,召王見到五色祥光,非常驚異,詢

問在場的各位大臣此瑞相的象徵涵義,當時有一位太史公奏道:“此五色光

預示西方有一位大聖人出世,這位聖人將使天下順從和敬仰他,他無須講

話,天下人自會信仰歸順,他的法句將於千年後流傳到中國。”於是周召王

下詔將此事刻於碑上以昭示天下。。。再說摩耶夫人生下悉達多太子後不

久就去世了,幼年時代的太子是由姨母撫養長大的。淨飯王晚年得子,喜

出望外,一心希望他繼承王位,成為統一天下的轉輪聖王;他聘請當時著

名的學者,教導太子文學、哲學、算學、兵法、武術,少年時代的太子天

資聰慧,聞一知十,沒幾年便博通了一切學問,也擁有優越的體力角鬥,

和超人的射箭武藝,然而在無憂無慮的年齡裏,他卻表現出與其他同齡的

孩子決然不同的特點,喜歡沉思、默想,身邊的日常小事,常心有感悟,

在一次出遊的途中,見到一位饑渴疲憊的農夫用皮鞭拼命抽打著一頭耕地

的牛,鞭打處鮮血淋漓,被耕犁後的土地裏翻起的蟲蚓,被飛鳥啄食,飛

鳥還未吃飽,又被天上的禿鷹吞唑。這種弱肉強食的情景使他感到世間的

不平等,另一次在路邊見到一位衰弱不堪的老人形同骷髏,一步三顫,氣

短無力。又見到呻吟苦熬的病人,生命垂危的樣子,不遠處嚎哭送葬的人

群,抬著死者的棺材。。。這一幕幕苦景在少年太子的心中重如千斤。“人

生為什麼這麼苦?苦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才能解脫這些苦?”太子在心裏反

覆苦苦地自問著,卻找不著答案。太子因此更加努力地讀書、思索,剛開

始時把希望寄託在婆羅門教的經典《吠陀書》上,但書中沒有解答他的問

題,經過反覆的思索後,太子意識到,“知識”和“王位”無法真正解決人生

的生、老、病、死諸苦,這使他陷入更深層的思索中,於是下定決心出家

。淨飯王無法明白兒子為什麼在這些難以解答的問題上煩惱不堪,他曾百

般相勸,但面對兒子提出的問題,卻啞口無言,只好期望以人生的享樂、

美色,去沖淡兒子心中的胡思亂想。於是在太子十六歲那年,淨飯王命令太

子結婚,娶鄰國的公主耶輸陀羅為妻,六年後生下一個兒子:羅喉羅,既使

如此,悉達多太子還是沒有改變出家尋求解脫之道的想法,而且想法與日俱

增。淨飯王得知兒子的心事又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季宮殿,並賞賜

眾多美女,晝夜歡宴,歌舞笙華,期待以富貴快樂的生活改變太子出家的想

法,然而在悉達多太子的眼裏,這一切只是過眼煙雲,溺人的泥坑和熊熊燃

燒的火宅,反而更堅定出家的決心,終於在一個月圓光輝的夜裡,不辭而別

離開了他的王國進入一片廣茂的森林,在這裏他脫下王子的衣服,剃去鬚髮

,成為一位修道者,那年他二十九歲(一說十九歲)。得知王子出家後,淨

飯王非常震驚,多次派人勸說太子回心轉意,但都被拒絕,無奈為保護太子

的安全,淨飯王從親族中選派了五個人,隨同太子出家,這五個人在佛陀成

道後即成為他首度的五位弟子。也是佛教僧伽組織的首批成員,史稱五比丘

。他們分別是憍陳如、額鞞、跋堤、十力迦葉、摩訶俱男。悉達多王子帶領

他們尋訪了當時印度的幾位著名學者,跟隨他們學習苦行、禪定等修持方法

。古代印度哲學流派很多,據說當時有六十多種,他們對人生的目的有不同

程度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見解,當時最有代表性的一派,宣揚“斷滅論”,認

為人死後,一切歸於斷滅,不再有任何形式的存在,死亡即是一切的終結,

唯有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實的,在這種世界觀的引導下,主張及時行樂、縱欲

;因為死後一切皆不存在,更不承認“業力”的作用。與此相反的另一派則認

為人死後還有一個不滅的靈魂,人要想得到靈魂的安樂,就必須在生前通過

嚴酷的苦行而達到解脫的境地。此一思想被當時的很多宗教團體奉行著。佛

陀在覺悟前也曾修習過這種苦行,在六年的艱苦修行中,身心不動,日食一

粒一麥,以禪悅為食,但這一切並沒有達到真正解脫的目的,悉達多太子自

知無益的苦行並不能獲得真理,無益於解脫,於是毫不猶豫地走出苦行林,

在尼連河中洗去六年的積垢,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養,逐漸恢復了體力,

這一切使得跟隨他的五位同伴大惑不解,認為悉達多太子放棄苦行是退失了

道心,相約不再理睬他,不久遠離到波羅奈國的鹿野苑繼續他們的苦行,悉

達多太子一個人渡過尼連禪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來到了一棵畢

缽羅樹下靜坐,他發出堅強的誓願道:“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寧願身心粉

碎,誓不起座!”
  此後悉達多太子結跏趺坐,進入禪定,此中四十九日,經歷了無數煩惱

魔障,太子意志堅定,始終不被動搖,結果終於降伏了魔王,徹悟心源,破

除了一切妄想、執著,斷盡了最後一絲煩惱,見凌晨閃耀的星星出現,豁然

覺悟一切真理,完成了無上正覺。此時此地悉達多太子成為了大徹大悟的佛

陀。這棵大樹也被人們尊稱為菩提樹,這棵樹雖經歷了兩千多年,曾幾遭砍

伐,但都奇蹟般地發芽萌枝,現今仍屹立在印度比哈爾邦省伽耶城郊,成為

人們心目中覺悟的象徵。

名詞解釋

十方
佛經稱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
轉輪聖王
即統一天下的神聖君王。

羅喉羅
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十五歲時隨佛陀出家,是第一位沙彌,後來證得阿羅漢

果。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被稱為“密行第一”。

僧伽
亦稱僧團,為眾多僧人、比丘聚合的團體。

業力
業的力量,善業所生善果及惡業所生惡果之作用力。

禪悅
入於甚深禪定時,身心得到的一種快樂及喜悅。
結跏趺坐
是修習禪定的一種體態。有二種:以右足置於左腿上,再以左足置於右腿

上,叫做降魔坐;若以左足置於右腿上,再以右足置於左腿上者,則叫做吉

祥坐。

1-3.初轉大法輪
 關於釋迦牟尼成佛時的年齡,眾說紛紜,有說三十歲,有說三十五歲。

他覺悟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眾生平等”。這一點聽起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佛陀

所說的“平等” 並不是表相上的“平等”,而是指“眾生本來就具有的與佛相同的

智慧德相”(這一點我們將在佛法的介紹中進一步說明)。意指只要遵循佛法的

修行,都能達到智慧圓滿的境地而成佛,因此佛陀覺悟後暫不圓寂涅槃,而是

開始了五十年(或四十五年)的傳播佛法(覺悟之法)之行,到處宣揚所證悟

的真理。佛陀首先到達波羅奈城找到了當時離他而去繼續苦行的五位大臣,起

初他們約定,誰也不出來見佛陀,然而成佛後的釋迦牟尼福德莊嚴,一抵達鹿

野苑時,五人不約而同出來迎接,佛陀告知已經覺悟成佛,並應邀為五人說法

。停留在鹿野苑的三個月中,佛陀為他們三轉法輪,講授“四聖諦”法,其中憍

陳如尊者聞法後,得到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其餘四人也先後證果,這五人是

佛陀最初度得的五比丘,也是佛最酊漣怳l。此次說法也是佛陀覺悟後首次向世

人宣說覺悟的解脫法,佛教歷史上稱之為“初轉法輪”。最初的僧伽組織就在這

時建立起來了。

名詞解釋

涅槃
舊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滅生死因果,渡生死

之洪流。即無生無滅,新譯為圓寂。
福德莊嚴
兩種莊嚴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莊嚴佛果。
四聖諦
又云四諦、四真諦,即聖者所見之真理。四諦為苦、集、滅、道。

阿羅漢
小乘極悟之果位,一譯殺賊,即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受天

、人供養之義、三譯不生,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
解脫
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亦是涅槃的別名。

1-4.佛法的誕生
佛陀在為五比丘說的第一部經《轉法輪經》中闡述了他的親證-“中道”的

法門-這是一個全然不同於其他宗教哲學的新思想。佛陀告戒五比丘,物

欲享受和肉體折磨,是兩種極端的感受,前者阻礙心智的發展,後者削弱

體能智慧,二者既不能達到極樂,亦不能解脫和覺悟,並且宣說「中道法

門」引領眾生走向圓滿清淨和徹底解脫的境界。他認為對於斷除了情欲的

思想家來說,任何肉體的快樂都是短暫的,一切物欲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無

可非議 的,但對於修行者卻是一種警覺,因為出離是他們的快樂,然而另

一極端進行自我折磨般的苦行,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是一種人為的無

益痛苦,不是理智有益的法門。佛陀也曾實踐過這類苦行,他認為只能是

徒增痛苦,而不能減少痛苦,於解脫無益。佛陀以如來智慧指明瞭兩個極

端的錯誤,創立了一個中道體系,即八聖道。再後面佛陀宣說了四聖諦,

此後佛陀又於波羅奈城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人,而且收了在家第子。此後有

位名叫優婁頻螺迦葉的人,在印度當時的九十六種外道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也是拜火教的領袖,年齡到了一百多歲。由於他的地位很高,所以非常

傲慢,佛陀來到他修苦行的地方,拜訪他。見到這位僅有三十多歲的釋迦

牟尼,他更加目空一切,然而經過幾次與佛陀的交往,佛的不可思議的神

通及究竟的法門終於使他五體投地皈依佛門,他手下五百名弟子也一同皈

依佛門,隨後他的兩個弟弟各帶了二百五十人投到了佛陀門下落髮成了比

丘,這就是佛教中著名的三迦葉。此後不久佛陀又透過他的弟子,以因緣

教法,度化了六師外道之一的刪闍耶教徒舍利弗和目犍連,以及他們的弟

子共二百人隨佛出家,至此佛教的僧團組織逐漸壯大了。當佛陀只有六十多

弟子的時候,就把他們當作真理的傳播者,平等地向一切眾生宣說他的教法

,他們獨行獨往、身無分文,為弘法事業夜以繼日,因為他們多是證果的阿

羅漢,所以唯一的目的就是教授佛法,宣傳梵行。佛法一時在印度大興,許

多外道紛紛皈依,佛教也確立了它在印度哲學和宗教界的地位。


名詞解釋

中道
即不著生、滅兩道,亦即不著常、斷兩見之道。
法門
佛所說的法,是眾生超凡入聖的門戶,故稱法門。

智慧
智與慧。明白一切事相為智;瞭解一切事理稱慧。

覺悟
覺醒了悟之意。即體得真理、開發真智。
皈依
皈即歸,皈向、依靠、救度之義;依即依止。皈依

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寶,也叫做三皈

依。密宗更在三皈依之前,安立皈依上師之制,稱

為四皈依。
梵行
梵者,清淨之意,即離欲斷淫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